1、趁互聯網發展之勢,創新營銷模式。近年來我國緊固件行業的不斷優化發展,但傳統的銷售渠道很難打破外資獨占市場的僵局,從而限制了其發展,2012年,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處于高速發展階段,緊固件作為傳統產業要與新經濟、新技術及互聯網做好嫁接。目前大多數企業開展通過電子商務渠道,實現網上交易的新途徑,探尋走上“電子商務專業公司小制造”這一發展模式。
2、加速產品結構調整,大力發展高性能、高強度、高附加值產品。國際模協秘書長羅百輝表示,經過2011年的發展,我國在航空、汽車行業取得了傲人的成績,成為工程機械大國,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在全國話語權越來越重,緊固件企業開始意識到要緊緊依靠汽車、新能源、高鐵、航空航天、IT等產業振興發展契機,產品要從低強度向高強度規格轉移,從普通標準件向非標異形件轉移,從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轉移的重要性,這樣才能擁有市場的話語權,占領更多市場份額。
3、順應和諧,立足環保。目前,國內不少企業正通過提倡科技進步、技術創新,研制出工藝水平高、低能耗、低污染的產品,這不僅有效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,而且大大迎合了國家可持續發展的需要。因此緊固件行業要加強和鋼鐵企業的合作,不斷開發新鋼種,大力推動節約型免退火和非調質的新鋼種及新技術、新工藝,提高冷鐓用原材料加工水平,節能減排,走綠色環保之路。
4、立足內銷市場,開拓外銷新市場。隨著貿易摩擦的頻繁化,緊固件企業要有足夠認識,單一外銷風險大,企業要立足內銷市場,朝內向化轉移;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看到整個世界經濟都在放緩,今年的出口形勢更為嚴峻,對此,羅百輝建議企業要注意出口區域的調整,開拓南美、北美、亞洲、東南亞等比較有潛力的市場。
5、更換新型生產設備,引進先進技術。為滿足市場需求,不少企業開始重視引進先進設備,如飛達標準廠投入4000萬更換新設備,大大提高企業生產效率,提升了企業接訂單能力;上海上標汽車緊固件有限公司率先使用了德國CPM公司研發的有限元分析技術,優化了產品的質量,生產效率提高了100%。更換新型生產設備,引進先進技術一方面企業的生產效率得到大幅提升,另一方面也為企業緩解了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壓力。